《醇厚的中原韵》说课稿
一、教学背景
1、教材分析
《醇厚中原韵》是选自于人民音乐出版社高中《音乐鉴赏》第二单元第四节的内容,本课主要是欣赏我国北方中原地区的民歌,包含了山东民歌《沂蒙山小调》、河南民歌《王大娘钉缸》、河北民歌《孟姜女哭长城》三首歌曲。通过本课题的学习,学生可以体验歌曲的情绪,认识民歌变异性特征,并且在感受中原地区的民歌的基础上,认识地方民歌风格与地方生产劳动,语言特点的关系。了解民歌的创作手法鱼咬尾和“起承转合”。
2、学情分析
高一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基本的音乐知识,注意力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他们善于思考,知识面较为广阔,逻辑思维站主导地位。在前几节课中,学生已经学习了西北民歌与蒙古族、藏族、维吾尔族民歌,对民歌风格与各地区人文地理特征之间的关系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基于此,这节课,我将会带领学生走进中原地区的民歌,探索自主学习的方式,并且教给他们一些民歌的创作手法。
3、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感受民歌的多彩魅力,提高音乐审美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体验、探究、教唱、合作的学习过程,学生可以提高音乐的鉴赏能力、表现美的能力、创造美的能力。
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中原民歌的风格特点,了解民歌的创作手法鱼咬尾和“起承转合”结构。
4、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感受中原民歌的风格特点,探索这几首民歌的创作方法与历史背景。
教学难点:探究发现民歌与创作歌曲的区别,了解民歌与当地风俗、生活习惯、语言特征的关系。
二、教学方法
依据新课标以“音乐审美为核心,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弘扬民族音乐”的课程基本理念。我将采用音乐欣赏法、比较法、探究性教学法等多种方法来进行我的教学,学生可以通过自主探究、合作探究来学习民歌的音乐特点和基本的民歌作曲方法。
三、教学过程
(1)直接导入
本课采用的是直接导入,我将会对学生说:“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蒙古族,维吾尔族和藏族的民歌,了解了这些民族的人们创造的灿烂文化,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中原大地,感受、体验中原民歌的醇厚韵味和独特风格。”这样,回顾了学生之前所学习的知识,直接导入今天的课题,与前一节课无缝衔接。
(2)学习《沂蒙山小调》
首先我将会简单介绍这首歌曲的创作背景,请学生带着3个问题听一遍,问题1:歌曲表现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和情绪;问题2:歌曲由几个乐句构成;问题3:歌曲属于什么调式。
我将引导学生探讨《沂蒙山小调》所用的作曲手法。学生思考:这种创作手法有何特点。这样学生可以了解到“鱼咬尾”与“起承转合”的创作手法。
聆听王世慧演唱的《沂蒙山小调》与演唱的《沂蒙山小调》,并跟随音乐小声哼唱,对比两个版本在节拍、语言、速度、伴奏和风格的不同,以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3)学习《王大娘钉缸》
我将播放《王大娘钉缸》,并且请学生思考一个问题:这首歌的旋律与哪首歌有相似之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后听乐曲《王大娘钉缸》,请学生谈一谈听后感受,说一说,歌曲用到了哪些乐器伴奏,初步感知歌曲。
聆听《王大娘钉缸》与《好汉歌》,进行旋律比较,初步认识民曲与创作歌曲的区别与联系.学生可以分为4组,小组成员间进行讨论,得出结论后,学生报告结果,我将会组织小组与小组之间进行评价,最后我将会对各个小组的成果作出评价,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
(4)学习《孟姜女哭长城》
接下来,我将会问学生:有没有谁知道《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知道的可以为大家讲一讲这个故事。这样通过了解这个故事,再来听歌曲,学生可以更深刻的感受歌曲。
聆听歌曲《孟姜女哭长城》,请学生思考:歌曲的旋律、伴奏和演唱风格有何特点。
播放河北民歌《孟姜女哭长城》与江苏民歌《孟姜女》,比较旋律有何异同,思考为何有这样的变化。体会民歌变异性特征。
(5)课堂小结
引导学生回顾这三首歌曲,分小组总结归纳民歌的风格特点和中原地区民歌的音乐特征,小组总结总结完毕之后,学生可以进行组与组之间的评价。最后我将会做出最终的评价。这样,加深了学生对课题的把握,并且既锻炼了学生的自学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的评价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