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语理解与表达中有这样一种题型,片段阅读与篇章阅读中都时常出现,旨在考查考生对文段中代词的具体理解能力。这一题型虽然题量不多,但频率很高,主要考查的对象为人称代词或指示代词,难度通常也不大,只要找到代词在文段中所处的位置,同时掌握方法,便可轻松破题。
提问方式:“上文中‘这’指的是”、“文中‘他们’是指”、“请问‘那些’指代的是”……
解题技巧:1.就近原则,即代词一般指代的是在句法结构上和它靠近的词语;
2.话题一致原则,即文段中代词所指内容一般与文段话题相同。
【例1】科学和艺术有一个不相同的地方:科学讲求最新的发现、最新的定律和方程式,花样永远翻新,永远直向前跑。艺术就不大有这样的方便,不论古今中外,没有现成的定律或方程式可以供我们照搬套用,从而使艺术就像科学研究那样形成接力赛跑式的进步。此中微妙释义,父亲不能传授给儿子,母亲亦不能指点给女儿,一切都得靠自己再从头开始。
此中“此中微妙精义”一句中的“此”是指:
A.科学和艺术的不同之处
B.艺术创作或欣赏活动
C.古今中外的艺术独特之处
D.科学和艺术在家族传承中的差别
【答案】B
【解析】第一步,分析文段。第一步,定位原文,“此中微妙精义”出现在文段尾句。分析“此中微妙精义”的上下文语境,前文先讲科学与艺术的不同之处,然后讲艺术因没有现成的定律或方程使艺术无法接力赛跑,后文通过“父亲不能传授给儿子,母亲亦不能指点给女儿”可知,“此中微妙精义”无法传授,对应“没有现成的定律或方程式供我们抄袭应用”,故“此”指“艺术活动”。
第二步,对比选项。B项符合上述语境。
因此,选择B选项。
【拓展】A项:对应文段首句的内容,其后都在讲艺术,故“差别”不是“此”的指代内容。C项和D项:“艺术独特之处”和“科学和艺术在家族中的传承”文中没有提及,无中生有。
【例2】环境文化从广义上讲,既包括物质的成果,也包括精神的成果;从狭义上讲,则只包括精神的成果。它主要指那些在环境保护问题上所取得的民族的、国家的,甚至是整个人类的广泛共识,以及含有这些“共识”内容的多种文化艺术的表现形式。
文段中的“它”字指代的是:
A.环境文化
B.广义环境文化
C.狭义环境文化
D.精神成果和物质成果
【答案】C
【解析】第一步,定位原文,“它”出现在第二句话的开头。分析代词“它”的上下文语境。代词之前论述两方面意思,一是广义环境文化,既包括物质也包括精神,二是狭义环境文化,只包括精神。而代词“它”之后只提到了“共识”“文化艺术”这类精神事物,因此,“它”指的内容是狭义环境文化。
第二步,对比选项。C项符合上述语境。
因此,选择C选项。
【拓展】A项、B项和D项:均未提到狭义环境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