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醇厚的中原韵》说课稿
说教材
本课是人民音乐出版社高中音乐鉴赏必修一第二单元第四节的内容,是高中音乐的重要内容之一。
这一节将主要欣赏山东民歌《沂蒙山小调》河南民歌《王大娘钉缸》以及河北民歌《孟姜女哭长城》。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民歌的音乐特点,认识民歌与创作歌曲间的区别。
说学情
我所教授的学生是高中学生,高中学生以逻辑思维为主,他们通过小学和初中的学习,已经初步掌握了音乐的鉴赏能力,我们这堂课主要是欣赏亚洲的传统音乐。通过欣赏这几首不同的作品,能够提高他们对亚洲音乐文化的了解,并且针对高中生自己的主体思想,因此我将引导他们自己来说一说,他们对于亚洲音乐文化的了解,并且自主讨论出对这几首作品的感受。
说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欣赏和学习音乐,能够激发学生对民歌的热爱,并理解和尊重民族音乐文化的多样性。
过程与方法目标:在聆听、小组合作表演的过程中,能够增强其音乐表现力和团队协作的意识。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鱼咬尾的创作手法以及区别民歌与创作歌曲间的不同之处。
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学生在本堂课中能和够感受到这三首民歌的音乐情绪并哼唱其主旋律。
教学难点:学生了解中原民歌的体裁及鱼咬尾和起承转合的创作手法。
说教法学法
本堂课我将以音乐欣赏法为主,并辅以创作教学法以及讨论法。因为音乐是听觉的艺术,主要通过聆听来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感受能力,所以欣赏法将贯穿于整个课堂的始终。高中生已经具有一定的思考能力,所以要尽量的帮助学生拓展他们的知识含量。而创作教学法可以开发他们动脑思考的能力,并激发他们通过自己的表演来表达他们对音乐的感受,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可以互相交流,了解这首歌的旋律、情绪、调式调性以及创作背景。
说教学过程
导入:本课我讲运用歌曲导入的方法,上课时我将为学生演唱《山丹丹花开红艳艳》并请学生回答这是一首什么类型的个歌曲,学生们回顾之前所学的民歌类型,从而导入新课——《醇厚的中原韵》。
教授新课:首先我运用多媒体播放这三首作品,学生带着问题聆听(这三首歌曲的音乐情绪分别是怎样的?这三首歌曲的旋律、伴奏和唱腔上有什么不同?)学生带着问题聆听时可提高他们的思想集中力,发挥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乐曲播放完后,我将请同学们分小组讨论这两个问题,讨论过后,我再进行总结,并对这三首作品的创作背景及民歌的特点做一个简单的介绍,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接下来,我将带领同学们分段聆听这三首作品,学生分组探究这三首作品的调式调性以及这三首作品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通过这些问题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大调作品的特征,并请同学们找出主旋律并进行哼唱,加深对乐曲的印象,我将对《沂蒙山小调》向同学们简单介绍鱼咬尾的创作手法,为之后了解更多的音乐创作手法打下基础。
小组活动:以《王大娘钉缸》的旋律为基础,以高中生的生活内容为素材编一个小歌舞给大家看。
拓展延伸:我将运用多媒体播放刘欢演唱的《好汉歌》,学生把他与《王大娘钉缸》的旋律进行比较;然后我再请同学们比较江苏民歌《孟姜女》与河北民歌《孟姜女哭长城》的旋律,引导学生发现南北旋律的异同并和大家说说为何会有这样的变化。
课堂小结:我将采用师生共同总结的方式先请学生们说一说这一堂课都学习到了什么,有什么样的收获,然后我再来进行总结和梳理,最后我们在江苏民歌《杨柳青》中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