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多彩的华夏之音——《戏曲篇》。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目标分析、过程分析、效果预测对本堂课进行阐述,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教材分析
本节课进行的是第二单元第一节音乐与民族中的《戏曲篇》。本节课选择的音乐内容充分体现了音乐与民族的密不可分的关系。戏曲是中国传统文化在几千年的发展中孕育出的一道亮丽景观,在历史的长河中,许多艺术形式都随着时代形成了断裂的局面。中国的戏曲却一直发展演变至今,一直在不断地变化和成长。本节课所接触的《戏曲篇》,是之前所学过的《民歌篇》与《民乐篇》知识的一个延伸,它将民间音乐中的“唱念做打”集于一身,融文学、音乐、美术、舞蹈等多种民间艺术于一体的艺术形式。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主要让学生感受中国戏曲文化的博大精深,激发学生学习戏曲的兴趣,了解中国戏曲在本国乃至世界上地位,从而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学情分析:
二、教学目标
联系学情: 首先,必须要考虑到学生现有的音乐知识和欣赏水平,才能在此基础上制定相应的课堂教学目标。其次,还要了解学生的需求,从学生身边的音乐入手,从其感兴趣的音乐作品入手,制定出符合学生实际,并能提高审美能力的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体会到戏曲文化是中华民族劳动人民创造出的宝贵的文化遗产,并能通过学习戏曲有意愿聆听和观看戏曲表演,从而激发学生热爱本民族文化艺术和民族自豪感。
过程与方法
通过教师提供的音响和影像资料、多媒体的展示,了解戏曲音乐的概况、地位、以及学习的必要性。通过学习,了解戏曲的基本知识,感受戏曲音乐的风采,并能总结出其主要的特点。
知识与能力
能熟练说出戏曲中的一些基本知识,一些地方戏曲名称、特点等。初步认识“唱、念、做、打”以及唱腔、伴奏等知识,了解传统与现代京剧的异同,感受和体验各种唱腔艺术。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了解中国戏曲的特点,掌握戏曲中的京剧唱段、人物扮相及相关常识。
难点:如何让学生有意愿聆听戏曲作品,并能对不同地区的戏曲种类做简单的评价,找出异同处。并能学唱。
过程分析
第一环节:导入新课
播放视频《中国戏曲真神奇》,引出本课的主题——戏曲。
教师:请学生思考,身边比较熟悉的都是有哪些戏曲剧种?(京剧、昆剧、豫剧、越剧、黄梅戏、山东吕剧、河北梆子……),引出中国国粹的——京剧。
第二环节:讲授新课
一、京剧的常识:
1、行当:生旦净(末)丑(展示各种角色图片,讲解其特点。)
2、表演手法:唱念做打(通过视频和图片)
3、唱腔:西皮、二黄(播放视频《苏三起解》、《红灯记》区分,并总结唱腔特点。)
4、脸谱:出示各种脸谱的图片并结合歌曲《说唱脸谱》,并提问各种脸谱代表的人物性格。
二、播放两段视频《霸王别姬》、《沙家浜》
从服装,化妆,唱腔,扮相等各种特点讲解一下传统京剧与现代京剧的异同之处。
1、《智取威虎山》选段《迎来春色换人间》
在欣赏之前提出问题
选自那部小说
杨子龙的动作表演在京剧中表演手法叫做什么?都是有哪些动作?(马舞,上下马,程式化和虚拟化特点。)
本首作品与有以往欣赏的传统京剧哪些异同处?(分组进行讨论)
服装:没有传统戏服
化妆:不用脸谱
道具:用实物道具,而传统则用抽象道具
唱腔:传统京剧拖沓,合辙押韵。现代:多用普通话
拓展:比较著名的现代京剧与传统京剧的代表曲目。
2、《打虎上山》过场锣鼓
京剧的场面,及文场与武场的特点
学生活动:学些京剧的舞台动作:上楼梯,划船等。
3、豫剧《花木兰》
问题:
⑴、该作品演唱者是谁?
⑵、该剧具有哪个地区的风格特点,及是方言的作用。
学生活动:学唱《谁说女子不如男》,并进行分组PK赛。
教师播放戏曲视频伴奏,《红灯记》、《谁说女子不如男》、《甘洒热血写春秋》等作品,学生分组抢唱比赛。
5、课后:要求学生搜集各地的戏曲种类,并做简要总结戏曲的特点。
效果预测
本节通过与学生互动,学唱等教学方式来进行授课,能让学生充分体会到学习戏曲的乐趣,了解戏曲的基本常识知识,体验其内涵。但是由于学生程度不同,且对戏曲了解的较少,一些相关的知识把握的不是十分的准确,在讲解时,可能会出现部分学生不乐于聆听的现象,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要因材施教,制定与学生发展相适应的教学方式,更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能更深层次的感受戏曲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