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少从公元前2世纪至公元15世纪,中华民族享受着极高的生活水平,超过地球上任何民族。中国地理学的研究同其他学术领域—样,在那时已有长足的进步,可以毫不夸耀地说,中国古代地理学在世界上是居于领先地位的。我国的地理著述极为丰富,接下来就和小编一起学习一下吧。
一、《易经》
我国最早出现“地理”一词是在《易经》中:“仰天以观天文,俯以察于地理”。其中“地理”即指地球表面之意思。
二、《山海经》
《山海经》成书于战国时期至汉代初期,展示的是远古的文化,记录的是大荒时期的生活状况与人们的思想活动,勾勒出了上古时期的文明与文化状态,为后世提供了许多有用的信息。与《易经》《黄帝内经》并称为上古三大奇书。
《山海经》是由《山经》《海经》和《大荒经》组成,所述的地理范围广阔,南至广东南海和越南南部,西至柴达木盆地和帕米尔高原,北至贝加尔湖和白令海,东至朝鲜海,东南至台湾岛。其中列举中国大地有莽浮之林(今湖北)、邓林(今河南)等。虽然《山经》中不免有失实和错误之处,但对那么久远的历史时代来说,堪称是一部有价值的地理著述。
三、《禹贡地域图》
《禹贡地域图》是一部以疆域政区为主的历史地图集,也是所知中国第一部历史地图集,由裴秀主编完成。裴秀在序言中提出了绘制地图的6项原则,即著名的“制图六体”,是当时世界上最科学,最完善的制图理论。除经纬线和地球投影外,现代地图学上应考虑的主要因素,他几乎全提了出来。因此,人称他是“中国科学制图学之父”。
“制图六体”正确的阐明了地图比例尺、方位和距离的关系,对中国西晋以后的地图制作技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制图六体”为:
一为“分率”,用以反映面积、长宽之比例,即今之比例尺;
二为“准望”,用以确定地貌、地物彼此间的相互方位关系;
三为“道里”,用以确定两地之间道路的距离;
四为“高下”,即相对高程;
五为“方邪”,即地面坡度的起伏;
六为“迂直”,即实地高低起伏与图上距离的换算。
四、《水经注》
《水经注》是古代中国地理名著,共四十卷。作者是北魏晚期的郦道元。《水经注》因注《水经》而得名,《水经》一书约一万余字,《唐六典·注》说其“引天下之水,百三十七”。《水经注》看似为《水经》之注,实则以《水经》为纲,详细记载了一千多条大小河流及有关的历史遗迹、人物掌故、神话传说等,是中国古代最全面、最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该书还记录了不少碑刻墨迹和渔歌民谣,文笔绚烂,语言清丽,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由于书中所引用的大量文献中很多散失了,所以《水经注》保存了许多资料,对研究中国古代的历史、地理有很多的参考价值。
五、《海国图志》
《海国图志》,作者魏源,这是一部介绍西方国家的科学技术和世界地理历史知识的综合性图书。全书详细叙述了世界各地和各国历史政治、风土人情,主张学习西方国家的科学技术,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中心思想。是一部具有跨时代意义的巨著。《海国图志》向人们提供了80幅全新的世界各国地图,又以66卷的巨大篇幅,详叙各国史地。这样,使当时的中国人通过《海国图志》这一望远镜,开眼看世界。既看到了西洋的坚船利炮,又看到了欧洲国家的商业、铁路交通、学校等情况,使中国人跨出了国界,认识近代世界的新鲜事物。
六、《徐霞客游记》
《徐霞客游记》是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创作的一部散文游记,主要按日记述作者1613年至1639年间旅行观察所得,对地理、水文、地质、植物等现象,均做了详细记录。《徐霞客游记》是系统考察中国地貌地质的开山之作,书中对石灰岩溶蚀地貌的观察和记述,早于欧洲约两个世纪。
【例题】
1. (单选题)我国古代地理学名著《水经注》成书于()
A. 曹魏
B. 东魏
C. 北魏
D. 西魏
【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科技知识。《水经注》是古代中国地理名著,共四十卷。作者是北魏晚期的郦道元。《水经注》因注《水经》而得名,详细记载了一千多条大小河流及有关的历史遗迹、人物掌故、神话传说等,是中国古代最全面、最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项。
2. (单选题)“制图六体”奠定了中国古代地图编制的理论基础,最早提出它的是( )
A. 沈括
B. 魏源
C. 贾耽
D. 裴秀
【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科技知识。裴秀在《禹贡地域图》序言中提出了绘制地图的6项原则,即著名的“制图六体”,是当时世界上最科学,最完善的制图理论。除经纬线和地球投影外,现代地图学上应考虑的主要因素,他几乎全提了出来。因此,人称他是“中国科学制图学之父”。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