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图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周平王迁都洛邑
B.汉武帝定都洛阳
C.北魏孝文帝迁都
D.武周以洛阳为神都
——C。第一步,本题结合地理考查历史知识。第二步,“将都城由平城迁到洛阳,改鲜卑姓氏为汉姓,学汉语、穿汉服、与汉通婚”是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因此,选择C选项。A项:周平王迁都洛邑是东周初期周王室把都城由镐京(今西安长安区西北)迁到洛邑(今洛阳)的历史事件。B项:汉武帝是西汉第七位皇帝,西汉的都城在长安,汉武帝并未迁都。D项:690年,武则天称帝,改唐为周,定都洛阳,改洛阳为神都。
2、下列关于雷电的说法错误的是:
A.人们总是先看见闪电后听见打雷
B.直击雷的破坏性比球形雷小
C.闪电时可能伴随着臭氧的生成
D.雷电一般发生在对流层
——B。第一步,本题考查地理知识并选错误项。第二步,直击雷是带电云层(雷云)与建筑物、其他物体、大地或防雷装置之间发生的迅猛放电现象,并由此伴随而产生的电效应、热效应或机械力等一系列的破坏作用。直击雷是威力最大的雷电。球形雷俗称地滚雷,通常在雷暴时发生,为圆球形状的闪电。而球形雷的威力比直击雷小。因此,选择B选项。A项:闪电和雷声虽然同时产生,但是光的传播速度要比声音的传播速度快得多,所以打雷时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C项:闪电时的电压很高,可以达到几十亿伏特,它产生的巨大电火花,可以使空气中的一部分氧气变成臭氧。D项:雷电一般发生在对流层,因为大部分水蒸气都在这一层,雷电是因为云层摩擦产生的静电积累到一定程度而产生的放电现象。
3、京剧,曾称平剧,腔调以西皮,二黄为主,用胡琴和锣鼓等伴奏,为中国国粹,它是由哪些戏剧进京演出融合而成的?
A.豫剧、越剧
B.汉剧、川剧
C.徽剧、汉剧
D.粤剧、沪剧
——C。第一步,本题考查艺术常识。第二步,京剧是在徽戏和汉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后来吸收了昆曲、秦腔等一些戏曲的优点和特长逐渐演变而形成的。因此,选择C选项。
4、下列有关急救知识的叙述正确的是:
A.对等待急救的脑出血病人不宜随意搬动
B.发生烫伤后的伤口可用酱油或牙膏涂抹
C.胸外心脏按压的频率为每分钟30~50次
D.严重烧伤的病人口渴时可以喝白开水
——A。第一步,本题考查医学及生活常识。第二步,对于脑出血病人,应该让病人侧卧在发病的位置,然后把病人的手轻垫在病人耳部侧面,然后把病人的腿摆成直角做支撑,便于病人侧卧,最后让病人的头部上仰。这个姿势能防止病人的舌头后翻阻塞呼吸道,有利于呕吐物流出。如果病人大小便失禁时,切不可随意移动身体,以防病情加重。因此,选择A选项。B项:发生烫伤后应立即用凉水冲洗,伤情较轻,可自行涂抹烫伤药膏,如伤情较重应尽快就医治疗,不要涂抹酱油或者牙膏,有可能会造成伤口感染且增加了后续治疗的难度。C项:根据最新的心肺复苏指南,建议的胸外按压频率是100—120次/分钟。D项:大面积烧伤后病人出现口渴,通常是血容量不足的表现,烧伤面积越大渗出越严重,口渴也越明显,此时单纯饮水不能缓解口渴现象,大量饮水反而会加重胃肠道负担,引起急性胃扩张,或发生水中毒。因为烧伤病人渗出液不只是水分,而且含有电解质、血浆等其他成分。临床上常用的口服液为补液盐或烧伤饮料,烧伤饮料的具体配制方法为在100ml凉开水中加0.3g食盐、0.15g小苏打(碳酸氢钠)、适量糖。原则上口服补液应当少量多次,酌情增减,切不可任意满足病人口渴的要求。对严重烧伤病人除口服补充饮料外,主要的补液途径是通过静脉补充血容量,缓解口渴。
5、下列关于铁矿的说法正确的是:
A.赤铁矿与铁锈的主要成分相同
B.磁铁矿一般呈黄褐色
C.“千锤百炼”是指铁矿石的开采过程
D.我国的铁矿开采始于西汉时期
——A。第一步,本题考查化学常识。第二步,赤铁矿的主要成分为三氧化二铁(Fe2O3),可用于冶炼铁。铁锈是铁的氧化物的统称,通常为红色,由铁和氧气在潮湿环境下生成,主要成分为三氧化二铁(Fe2O3)。因此,选择A选项。B项:磁铁矿的颜色一般为铁黑色,或具暗蓝靛色。C项:“千锤百炼”指的是铁锻造成钢材的过程。D项:中国是世界上利用铁最早的国家之一。早在19000年前,山顶洞人就开始使用赤铁矿粉作为赭红色颜料,涂于装饰品上或者随葬撒在尸体周围。这是人类利用天然矿物颜料的开始。在春秋时代晚期(公元前6世纪)已炼出可供浇铸的液态生铁,铸成铁器,应用于生产,并发明了铸铁柔化术。据记载,今山东临淄和河北邯郸铁矿等,春秋战国时期都已进行开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