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商业广告是以盈利为目的的广告,主要通过传播媒介所进行的有关商品、劳务、市场、观念等方面的广告传播活动。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商业广告的是:
A.求职广告
B.公益广告
C.企业形象广告
D.招聘广告
正确答案:C
解析
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是题。
第二步,找关键信息。
①以盈利为目的的广告;
②有关商品、劳务、市场、观念等方面的广告传播活动。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求职广告,是为了找工作,不属于“以盈利为目的的广告”,不符合定义;
B项:公益广告是不以营利为目的而为社会提供免费服务的广告活动,不符合定义;
C项:企业形象广告是企业向公众展示企业实力、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的广告,通过同消费者和广告受众进行深层的交流,增强企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产生对企业及其产品的信赖感,属于对企业“观念”的传播活动,符合定义;
D项:招聘广告,是为了招聘人员,不属于“以盈利为目的的广告”,不符合定义。
因此,选择C选项。
2.(单选题)职务犯罪是指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工作人员利用已有职权,贪污、贿赂、徇私舞弊、滥用职权、玩忽职守,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破坏国家对公务活动的规章规范,依照刑法应当予以刑事处罚的犯罪。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不属于职务犯罪的是:
A.侵占罪
B.贪污罪
C.滥用职权罪
D.挪用公款罪
正确答案:A
解析
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非题。
第二步,找关键信息。
①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工作人员;
②贪污、贿赂、徇私舞弊、滥用职权、玩忽职守;
③破坏国家对公务活动的规章规范。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侵占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还的行为,职务侵占是非国家工作人员犯罪,因此狭义上不归入职务犯罪,不符合定义;
B项:贪污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行为,符合定义;
C项:滥用职权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故意逾越职权,不按或违反法律决定、处理其无权决定、处理的事项,符合定义;
D项:挪用公款罪是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破坏国家对公务活动的规章规范”,符合定义。
因此,选择A选项。
3.(单选题)知觉的整体性指人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把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的多种属性整合为统一整体的过程。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体现知觉整体性的是:
A.望梅止渴
B.一叶知秋
C.老马识途
D.爱屋及乌
正确答案:B
解析
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是题。
第二步,找关键信息。
①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
②客观事物的多种属性整合为统一整体。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望梅止渴,意思是梅子酸,人想吃梅子就会流涎,因而止渴,人只有吃过梅子,才知道梅子酸,属于“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但是没有体现出“多种属性”,不符合定义;
B项:一叶知秋意思是从一片树叶的凋落,知道秋天的到来,这是“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通过叶子变黄、枯萎等属性而得出的结论,符合定义;
C项:老马识途意为老马认识曾经走过的道路,属于“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但是没有体现出“多种属性”,不符合定义;
D项:爱屋及乌意思是因为爱一个人而连带爱他屋上的乌鸦,比喻爱一个人而连带地关心到与他有关的人或物,不属于“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也没有体现出“多种属性”,不符合定义。
因此,选择B选项。
4.(单选题)所谓吉芬商品就是在其他因素不改变的情况下,当商品价格上升时,需求量增加,价格下降时,需求量减少。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吉芬商品的是:
A.昂贵的珠宝文物字画
B.食盐等日常必需品
C.汽油滤芯等易耗品
D.网上教育等无形商品
正确答案:A
解析
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是题。
第二步,找关键信息。
①在其他因素不改变的情况下;
②当商品价格上升时,需求量增加,价格下降时,需求量减少。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昂贵的珠宝文物字画,往往价格越贵价值越高,符合“价格上升时,需求量增加,价格下降时,需求量减少”,符合定义;
B项:食盐等日常必需品,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备的,不论价格如何,人们都有需求,不符合“当商品价格上升时,需求量增加,价格下降时,需求量减少”,不符合定义;
C项:汽油滤芯等易耗品,是汽车上需要及时更换的,类似于生活中的柴米油盐,不论价格如何,人们都有需求,不符合“当商品价格上升时,需求量增加,价格下降时,需求量减少”,不符合定义;
D项:网上教育等无形商品,属于正常商品,收入增加,需求会增加,不符合“当商品价格上升时,需求量增加”,不符合定义。
因此,选择A选项。
拓展
一些经济学家通过实际观察,发现一些物品会出现价格上涨、需求增加的现象,如投机品、奢侈品、吉芬物品等,因而这些经济学家认为需求定律还有例外情况的存在,因此需求定律并不成立,争论也由此产生。其实,这些经济学家观察到的是“实际需求”。
5.(单选题)宾语前置是普遍存在于句子中的一种语法现象,一般都包括: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等。大多宾语前置,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宾语必须是代词。二是有宾语前置的标志“之、是”出现。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不属于宾语前置的是:
A.三岁贯汝,莫我肯顾
B.余是以记之
C.古之人不余欺也
D.楚人有涉江者
正确答案:D
解析
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非题。
第二步,找关键信息。
①一般都包括: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等;
②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宾语必须是代词。二是有宾语前置的标志“之、是”出现。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莫我肯顾,应理解成莫肯顾我,句中我是代词,属于“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符合定义;
B项:余是以记之,应理解成是以余记之,意思是因此我记下了它,是把介词宾语置于介词之前,也属于宾语前置,符合定义;
C项:古之人不余欺也,正常的顺序应为古之人不欺余也,是“古人没有欺骗我”的意思,余代表我,属于“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符合定义;
D项:楚人有涉江者,意思是楚国有个渡江的人,没有前置宾语,不符合定义。
因此,选择D选项。
拓展
在现代汉语中,介词后面跟着宾语,组成介宾结构,用来修饰动词谓语。在文言文中,介词宾语往往置于介词之前,形成一种倒置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