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作为2020考研的学子们,考研的这场战役才刚刚开始,那么针对考研的复习过程,复习时间应该控制多长?考研战线是长点好还是短点好呢?
战线长短要根据自身情况来选择
很多人可能会秉持一种那些考研战线拉的很长的最后都动力不足没考上理想院校,所以考研战线不宜过长,三四个月211/985随便上的想法。
但是每个人都有是适合自己的复习方式,你之前听说的那些传说只是别人的故事,就像有位网友说的“别人的故事,是参考答案,不是标准答案”。
或许是其本科一直就名列前茅,专业知识过硬,自身能力早已达到清华北大水平,考研不过是走个形式,而在他的光辉事迹里却只字未提这一部分。
身为普通人的我们,最能相信的应该是笨鸟先飞,以及:如果你足够努力,没有什么事情是你做不到的。
经常有想考研的小伙伴会咨询:什么时候开始考研比较合适?大二/大三开始准备会不会太早?考研战线太长会不会导致考试的时候前面看的都忘记了?
提醒大家:每个人的复习习惯不同,所以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复习时间。
对考研长战线的误解
误解1.
花这么长时间准备考研还不如去实习、发论文、参加比赛.......
考研长战线并不意味着在这么长一段时间内只有考研,相反,我们可以保持每天查看相关书籍习惯的同时,还可以参加其他课余活动(不管是实习、答辩、还是追剧……),两者并不冲突。
忙的时候也可以一天只看一页,相对轻松的时候就可以安静去自习室看一章,最主要的是保持每天学习的习惯和状态。
所以大家应该明白较早准备并不代表放弃了其他生活。
误解2.
考研的内容有限,没必要花费那么多时间?
(1)考研长战线让我们有更多时间去选择与调换
我们的生活永远都是线性向前,没有办法知道以后的事情为现在提供反馈,战线长所以会有时间去调整自己的计划能够去调整自己的进度。
大二/大三开始准备考研的话,时间会变得相当充裕,所以可以认真地去寻找经验贴,找学校的招生简章以及专业介绍,购买入门书目。
在了解完这些以后,就算改变了一些院校专业想法,也可以及时更改;早作准备,因为充足的时间让我们有了折腾的资本,即使浅尝辄止,也可以及时止损。
(2)考研长战线让我们以温水煮青蛙的方式进入备考状态
我们大部分的人都是平凡的人,那些大神传说对我们很多人来说也都只是传说而已。
所以我们应该及早悦纳了自己的特质,并保持“既然走得慢,就走得早一点”的态度,对待自己在意的事情耗费更多的时间又何妨呢?
长期不专注但是持久的学习可以让我们把备考当做习以为常的生活状态。
如果小伙伴们也觉得自己的资质没有达到那种超级厉害的水平,可以考虑尝试一下这种生活状态,反之请自动忽略~
误解3.
准备得早,忘记得多
关于容易忘记这一点小研不反对,但是你忘了长战线的一个优点:时间多啊!一遍容易忘记,那就多看几遍!
学习就像是拿树枝在石头上划出印记,即使第一遍印记很浅,你坚持划下去,一定会在你心中有比他人深刻的刻痕。
这样的方法虽然浅而已懂,但是很多人都不喜欢尝试,相反更愿意相信那些仅花三四个月就能突击的神话。
认为这种突击的方法对于我们这些普通人来说,反而导致忘记更多的知识(难不成你还想趁考研不注意?给ta一个惊喜)。
误解4.
准备得太久,考前反而没有冲劲
相信很多准备考研的人都一样,不论是三个月冲刺还是三年备考,都会出现考前没有冲劲的情况。
所以这一点跟准备时间的长短并没有多大关联,而是对于自身掌握知识没有把握以及紧张情绪作用下的必然心态。
考研复习最主要的是什么?
1.不要把别人的故事预设在自己身上
如果你这么容易就相信别人的话,这么容易就把别人的故事预设到自己头上,到最后你会发现事情没那么容易。
而且太依赖别人容易迷失自己,何必浪费自己的时间去活成别人的样子呢?
考研也是,不管是长战线还是突击,都必须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走自己的路。
2.心智必须坚定
能决定考研结果的,从来都不是战线是否太长,本质应该是,行动+足够长的备考时间里,心智是否始终坚定。
有战线过长的人最后放弃了,所以战线过长不适合他。适不适合你?只有你自己知道,或者说可以尝试。
大二备考,大三放弃,大四再考,又不犯法,就怕最后你已经没有那个决心。
建议:把长战线理解为为录取做准备,在长战线的过程(从决定考研开始),你要思考的应该是如何积累资本:各种奖项,各种潜移默化的能力,都是有用的。